欢迎访问北京长通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您身边的法律顾问!
400-613-9191
案例分析
以专业视角,应对各种复杂需求 业务电话:400-613-9191
当前位置:
  • 主页 >
  • 案例分析 >
  • 徐某妨害安全驾驶案

    刑事审判中从旧兼从轻原则的适用

          【案件基本信息】

      1.裁判书字号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黑12刑终34号刑事判决书

      2.案由:妨害安全驾驶罪

      【基本案情】

      2019年12月12日9时许,被告人徐某在某村路口乘坐汝某驾驶的××路公交车。徐某误将5元纸币(车资2元)投入收款箱,因找零钱一事与正在驾驶车辆的驾驶员汝某发生争执,随即用手拉扯汝某驾驶车辆的右手臂,致使正在行驶中的公交车失控,与路旁路灯杆相剐,造成车体损坏。事故发生时,公交车内有乘客20余人。

      【案件焦点】

      一审判决后二审判决前新的刑法条款生效,二审判决是否适用新修订的刑法。

      【法院裁判要旨】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徐某因支付车资问题与公共汽车司机发生口角,对行驶中载客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其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告人到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愿意接受处罚,对其可以从轻处罚。案发后,能够主动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取得谅解,可酌定从轻处罚。认定被告人徐某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徐某不服,提起上诉。黑龙江省绥化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上诉人徐某因自身视力残疾多付车费问题而与驾驶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发生口角,对行驶中载客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其行为已构成妨害安全驾驶罪。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因上诉人徐某的行为被2020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改为妨害安全驾驶罪,故对原审判决认定上诉人犯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性予以纠正。上诉人徐某系1971年出生,案发时49岁;危险驾驶罪系行为犯,并不以发生实际危害结果为犯罪构成要件。故上诉人徐某所提自己年岁已高、未造成任何实际危害后果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纳。所提能够认罪悔罪、系初犯、偶犯、及身患严重疾病的上诉意见与查明的事实相符,予以采纳。作出如下判决:

      一、撤销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人民法院(2020)黑1202刑初70号刑事判决;

      二、上诉人徐某犯妨害安全驾驶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法官后语】

      近年来,在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夺方向盘、殴打驾驶人员等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和司机、乘客、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为加强对公共交通安全的刑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修改后,对于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同时构成其他犯罪或严重后果的,再依想象竞合的原理适用重罪。本次修改防止轻行为判处重刑罚,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彰显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刑法第十二条对刑法溯及力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按照现行有效的法律不认为犯罪或处刑较轻的,适用现行有效的法律。本案案发于2019年12月12日,一审于2020年11月5日9时开庭审理并于2020年12月28日作出一审判决,此时刑法修正案(十一)还没有施行。一审判决徐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量刑标准是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审于2021年3月15日作出判决,此时刑法修正案(十一)已施行,新设立的妨害安全驾驶罪量刑标准是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按照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由于妨害安全驾驶罪之处刑比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较轻,故二审法院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对该案适用修正后的刑法规定,并依据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撤销一审判决,改判徐某犯妨害安全驾驶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在刑事审判活动中,如果一审判决后二审判决前新的刑法条款生效,二审判决是否适用新的刑法条款要看新条款是否有利于被告人,如果有利于被告人,适用新刑法;如果不利于被告人,适用原刑法。本案二审阶段的改判,真正体现了从旧兼从轻原则的内在精神和价值追求,是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充分体现了刑罚教育改造犯罪人,预防犯罪,保卫社会安全的目的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

      

      【北京长通律师事务所刑事团队】

      刑事的深渊,一旦失足跌落,人生便开启了艰难地模式。一次未经思考的暴力宣泄,可能让光明大道急转直下,通往暗无天日的牢房;一回糊涂的利益追逐,那些打着“捷径”幌子的经济犯罪,会像黏人的沼泽,越挣扎陷得越深,把体面生活搅得粉碎;哪怕是片刻的糊涂,参与进违法勾当,也足以改写命运轨迹,让亲友的期待落空,岁月染上悲凉底色。法律的眼睛雪亮,犯罪的代价是沉重且无法逃避的,自由的丧失、尊严的折损,桩桩件件都刻骨铭心。

      要是刑事案件的难题如巨石般压身,别被无助感吞噬。北京长通律师事务所汇聚刑事法务的能工巧匠,论法理功底,我们博古通今、信手拈来;讲实战策略,更是身经百战、游刃有余。不管案件头绪多繁杂、形势多严峻,细致入微的证据梳理、铿锵有力的法庭抗辩,都是我们捍卫你权益的有力武器。别犹豫,遭遇难题即刻联系我们,让专业的力量帮你推开阴霾,重寻生活的曙光。

     

    本案例来源于中国法院2023年度案例,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给我们留言
    专业的律师团队  完善的规章制度  高效的服务流程  严谨的工作作风
    在线咨询
    400-613-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