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不存在“分居多久可以自动离婚”的法律规定。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依据法定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而这一过程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完成,而不是单纯依靠分居时间的长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离婚主要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自愿同意离婚,并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后,向民政部门申请离婚登记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相对简单快捷,但前提是双方必须对离婚及相关的所有问题达成共识。

诉讼离婚
如果夫妻一方不愿意离婚或者双方在离婚相关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则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方式解决。在诉讼离婚过程中,法院会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作出判决。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方提出离婚请求,另一方不同意离婚,法院通常不会立即判决离婚,而是会给予一定时间的冷静期,希望双方能够重新考虑或尝试修复婚姻关系。只有在满足特定条件时,如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等情况下,法院才会判决离婚。
关于分居的规定
虽然分居时间本身不能直接导致自动离婚,但在某些情况下,长期分居可能会成为法院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一个参考因素。例如,《民法典》中提到,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经法院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因此,想要离婚的一方不应仅仅依赖于分居时间来实现离婚目的,而是应该积极准备相关证据材料,并通过合法途径向有关部门申请离婚。同时,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分居来达到离婚目的的人来说,了解并遵守法律规定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总之,“分居多久可以自动离婚”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离婚是一个涉及法律程序的过程,需要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