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长通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您身边的法律顾问!
400-613-9191
法律知识
以专业视角,应对各种复杂需求 业务电话:400-613-9191

逃税罪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等情节的构成要件与量刑影响

来源:北京长通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5-01 阅览:538
内容简述:逃税罪,也称为逃避缴纳税款罪,是指纳税人故意采取各种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201条的规定,对于逃税行为,如果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纳税人能够及时补缴应纳税款、滞纳金,并且已接受行政处罚,则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如果在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

逃税罪,也称为逃避缴纳税款罪,是指纳税人故意采取各种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201条的规定,对于逃税行为,如果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纳税人能够及时补缴应纳税款、滞纳金,并且已接受行政处罚,则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如果在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则再次逃税时,即使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了应纳税款,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构成要件

1. 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必须具有逃税的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国家税款的损失,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2. 客观方面:包括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进行虚假申报或不申报,导致实际缴纳的税款低于应纳税款。 3. 后果方面:给国家造成了一定数额以上的税款损失。

逃税罪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等情节的构成要件与量刑影响

补缴应纳税款的影响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逃税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纳税人在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的反应。如果在接到追缴通知后,纳税人能够积极补缴应纳税款、滞纳金,并接受相应的行政处罚,那么可以避免刑事责任的追究。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初次犯错者给予改正机会的原则,同时也强调了对多次违法者的严格惩处,以维护税收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

量刑影响

对于符合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条件的情况,虽然纳税人可以免于刑事处罚,但仍可能面临以下几种不利后果: - 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加收滞纳金等经济上的惩罚。 - 信用记录影响:逃税行为可能会被记录在个人或企业的信用档案中,影响未来的贷款、合同签订等方面。 - 行业监管影响:某些行业可能对有逃税记录的企业或个人实施更严格的审查和管理措施。

而对于那些在五年内因逃税受到过刑事处罚或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个人或企业,即使后来补缴了税款,也无法免除刑事责任的追究。这表明法律对屡教不改者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态度,旨在通过加大惩罚力度来震慑潜在的违法行为。

总之,逃税罪的构成要件及其补缴应纳税款后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我国法律对于打击逃税行为、保护国家税收利益的决心。同时,这也提醒所有纳税人应当依法诚信纳税,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网上摘抄,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看完还有疑惑?律师在线为您解答!
在线咨询
给我们留言
专业的律师团队  完善的规章制度  高效的服务流程  严谨的工作作风
在线咨询
400-613-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