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指违反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未经税务机关许可,擅自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税收秩序,还可能被用于逃税、骗税等违法行为,对国家财政收入造成严重损害。因此,该罪行在许多国家的刑法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一、构成要件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2. 主观要件:犯罪人在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违反国家关于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的相关规定,仍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3. 客观要件: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这里的“非法”主要是指未取得相关税务机关的授权或许可。 4.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制度以及国家的税收征管秩序。
二、法律责任
根据中国《刑法》第二百零八条的规定,对于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视情节轻重,可以处以罚金、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如果非法出售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量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巨大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案例分析
例如,某企业员工甲,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将公司拥有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出售给乙,乙随后利用这些发票进行逃税活动。在此案例中,甲的行为构成了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而乙则可能面临逃税罪的指控。这表明,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是对发票管理制度的破坏,还可能成为其他犯罪行为的工具。
四、预防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此类犯罪行为的发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加强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和监控,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获得和使用。 - 提高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让其了解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危害性及其法律后果。 - 建立健全举报机制,鼓励公众积极举报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总之,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直接侵害了国家税收利益,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严厉打击此类犯罪行为,保护国家税收安全,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